海珠,有迎接世界来客的广交会、代表广州新高度的广州塔、未来将崛起千亿产业集群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有广州市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湿地”、即将迎来2017《财富》全球论坛……这些备受瞩目的光环,都离不开海珠“天蓝水清城美路净、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城区环境。
2014年,海珠区吹响了城市环境建设的“集结号”,成为启动城市环境变革的“元年”。三年之间,海珠区是如何建设成为如今的靓丽新城区?记者为大家揭开“海珠岛”城市环境变革的“面纱”。
海珠标准
环卫提档升级保城市高水平发展
2014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海珠区以“三路三片区”(即新滘路、阅江路、广州大道南和广州塔片区、琶洲国际会展片区、海珠湿地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吹响城市环境变革的“集结号”。
“这两三年来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道路非常干净,过去拉着小推车四处兜售东西的小商小贩也不见了。”正在参加第121届广交会的上海客商陈先生说。准备乘坐有轨电车的市民阿豪则说:“现在的广州塔周边和阅江路越来越美了,道路洁净,姹紫嫣红,我喜欢航拍,专门买了一个航拍器拍摄阅江路、有轨电车和夜幕下的广州塔。”
这种变化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将广州塔、琶洲国际会展片区和阅江路沿线纳入城市特级道路保洁范围,实施最高标准的保洁,比如说,为了全力做好这次广交会环境保障,我们日均投入200多人的保洁力量,采用多种机械化保洁手段,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对展馆周边区域和道路开展保洁了。”海珠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为决心改变海珠城区市容市貌,海珠区为日常环卫作业制定了“海珠标准”,通过《海珠区深化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工作检查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相关标准文件,细分城区道路和区域为5个等级,将环卫作业标准提档升级。在广州塔等“三路三片区”区域每天实施4次全面普扫、18小时保洁,在重大社会活动或节庆假日期间实施24小时保洁,在城区其他干道和次干道实施16小时保洁,全区主干道机械化保洁率达100%。
“我们现在的环卫工人每周至少要对广州塔、阅江路的人行道高压冲洗一次。保洁标准也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求无垃圾、无杂物,还要无灰尘、无污渍,干净整洁真的是一寸一寸冲洗出来的。”海珠区城管局保洁服务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吸睛无数
“广州绿心”有“醉美道路”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首批22个重点建设湿地公园之一,广州市唯一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而且还获得了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海珠湿地周边的新滘路是广大游客和骑行的年轻人心目中的“醉美道路”,它犹如一条美丽的丝带,一年四季繁花点缀,园林树木亭亭如盖,路面始终洁净如新。那么,“醉美道路”是怎么来的呢?
据悉,2014年以来,海珠区大力开展海珠湿地片区和新滘路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景观优化提升,在加大海珠湿地公园建设力度的同时,在新滘路沿线采用最新园林设计,遍植草木,美化道路景观;人机结合,强化保洁力度,实施品质化城市管理;严格取缔乱摆卖、乱搭建,强化执法管控;引入企业共享单车,优化公共交通秩序。
“这几天广州经常下雨,路面的积水和树叶都要第一时间清扫。”此时,海珠湿地公园附近的新滘路上,一名身穿雨衣的环卫工人正在冒雨作业。海珠区要求新滘路保洁时间为18小时,并且实行最严格的保洁考核标准,道路要始终一尘不染,绿化带内的垃圾每天都要清捡。
道路环境靓丽,园林绿化和市政设施升级改造也是重点。记者了解到,海珠区重点打造新滘路、阅江路、广州大道南疏林草地景观,借助土坡地形实现步移景异、错落有致的景观视觉效果;实施围墙整饰,对新滘路汽车维修中心等旧围墙实施翻新、装饰;重点引进摩拜单车进驻海珠湿地,探索景点慢行交通体系,优化市容交通秩序等。
广州经验
海珠垃圾分类创出多种模式
提起海珠区垃圾分类工作,就不能不说代表广州“互联网+垃圾分类”样板的“海珠轻工模式”,还有获得各界点赞的南华西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模式。
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记者见到,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整齐排列着四个垃圾投放箱,该校学生小敏为记者演示了整个投放过程,只见她将一包废报纸放在可回收垃圾箱的智能秤盘上,用自己的垃圾分类智能积分卡在特定位置一刷,智能垃圾箱自动称重,并张口将这袋子废报纸“吞入”箱内。根据报纸重量,并经过保洁人员复核后,小敏就会获得相应的积分,她此次的分类投放信息也将被记录归集显示在该院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系统上。借助该系统平台软件数据,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居民分类情况,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率。小敏获得的积分也可以去该院的“绿岛”兑换生活用品。
“从2014年6月开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我公司与轻工学院合作,利用智能分类桶在轻工宿舍区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设备,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垃圾分类的动态监督。”广东拜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南华西街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与“轻工模式”一样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以往的上门收集转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大部分居民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南华西街环监所负责人谈及当初启动试点的难度时向记者说,南华西街自从全面推行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后,日产生活垃圾总量从原来的22吨减少到现在的17.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