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佳损友》里,有一句唱的特别扎心:
为何旧知己,到最后都变不成老友?
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分道扬镳。
走过半生才明白:
打败一段感情的,从来不是金钱,而是相处相伴间的细枝末节。
人与人之间,若是忽视这3条潜规则,即使关系再好,也会有走向终点的那一天。
-
耳不闻人之非:永远不要肆意揣测别人。
村上春树曾写过一段话:
“我们基本生活在一个冷漠的时代,却又处于如此庞大的他人信息的包围之中,只要想做,就可以轻易获取这些信息。
可就算这样,我们对别人还是一无所知。
即便一无所知,还是有人常常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轻易就给他人定性,即使此人是朝夕相处的人。”
多年前上大学时,系里有个女生上了一年就退学了,如今想起关于她的种种,还是觉得苦涩。
大一刚入学,她所在的宿舍关系融洽,六个人整日形影不离。
可没过多久,便听到有传言说她偷东西,而且还声称她是“惯犯”,让大家都离她远一点。
根据一些只言片语才知道:这名女生所在的宿舍,有人丢了500块钱,因为曾看到她经常半夜起床喝水,便断定此事与她脱不了干系。
之后又有人自称是女生的高中同学,在学校论坛匿名发帖说,女生家里条件不好,上高中时做事就经常偷偷摸摸。
一时之间,宿舍的人孤立她,班里的同学远离她,可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去了解过事情的真相。
甚至她关系最好的朋友,也跑去冷嘲热讽:“你要是缺钱你可以问我借啊,真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两个月之后,500块钱找到了,其实是丢钱的人自己装在一件旧衣服里忘记了。
这时众人才知道,女生半夜起床其实是服药,治疗焦虑症的,因为这件事,她的病情愈发严重,不得已只能退学。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有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搬不动。
而毁掉很多人的,往往也是因为这座“大山”。
如果当时有人选择相信那位女生,她的朋友坚定的站在她身边,或许结果不会如此,可惜世间没有如果。
有人说,人之所以有一张嘴,有两只耳朵,是因为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所以,关系亲密之人,更应该做到“耳不闻人之非”,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就十分难得。
中国有句古语: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大多时候,不议论他人,亦是在保全自己。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不说人是非,不做是非人,善待身边人,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02
-
目不视人之短:永远不要轻易低估别人。
知乎上有人问: “有哪些道理可以伴随人的一生,而且是受用不尽的?”
有个高赞回答写道:永远不要高看自己,永远不要低估他人。
可在人世间,有多少人眼里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目视自身时,却习惯性忽视短板。
电视剧《老酒馆》里的酒馆掌柜陈怀海,为人为商皆可称之为“楷模”。
有位讨饭的老人,经常会去他的酒馆里喝酒。
每次去打二两酒,店里客人多的时候,他就站在角落里喝酒。
如果是别的酒馆,看到有这样的乞丐,通常是不让进店的,甚至还会驱赶他。
但陈怀海却由衷敬佩这位老人,非但不嫌弃他,还觉得应该向老人学习为人处世。
陈怀海告诉伙计:
“他讨饭吃,却不差一份酒钱,这是酒德;
有人往他酒壶里兑了水,他尝出来了却不动声色,这是大气;
而这些,就是做人的境界。”
老人自然是君子,而尊重老人的陈怀海亦为君子,因为身处高位时,不欺负弱者本就非常人能做到。
杨绛先生有句话说的极好: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人活一世,风云变幻,上坡时不要看不起下坡的人,站在山巅时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
永远不要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
在矮的人面前不谈身高,在胖的人面前不谈身材,在皮肤黑的人面前不谈肤色,在父母离异的人面前不谈家庭,这是教养。
永远不要在弱者面前自持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