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体广场上,小区居民你来我往,激烈的篮球比赛正在进行;水东街里,特色酒吧和餐饮店比比皆是,人们在其间流连忘返;中山纪念堂剧院内,市民登台展示才艺,赢得一片喝彩……
这是惠城区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近年来,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目标,在文化惠民、广电安全、旅游提质、体育健身、产业促进等方面发力,通过打造一个文化品牌、一个家庭运动员、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十条精品旅游线路、十分钟文化圈、十五分钟体育圈,推动文化强区、旅游强区、体育强区建设,为惠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化惠民 推进一批文旅体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
去年11月22日,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之鹅城民俗非遗“欢乐嘉年华”的分会场——“非”越鹅城开幕仪式在山里头农场举行。开幕式现场,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精心设计的10条精品旅游线路,令游客们惊喜不已。
“‘文化+旅游’、‘文旅+体育’等多要素多模式活动的举办,改变了活动单一的局面,扩大了活动参与面,提升了活动品质,成为我区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一项新成果新品牌。”惠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巫志华表示,该局通过整合文化、旅游、体育资源,组织举办了惠城区首届非遗展演月、惠城区首届“乡村振兴杯”篮球联赛、惠城区首届机关篮球联赛、惠城区第29届“华侨城杯”龙舟赛、鹅城舞台秀、2019广东旅游文化节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之鹅城民俗非遗“欢乐嘉年华”等具有代表性的文旅体活动,群众参与率高,经济带动作用大。
据介绍,该区将加快推进读者基地、惠州远望特种影视文旅体创意产业创新园、三栋演达创新创业生态区、桥东东坡752艺术仓等文旅体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制定相关规划,投入资金兴建配套基础设施及绿道,采取政企合作方式,将邓演达纪念园打造成惠州旅游休闲新亮点。同时积极推进祝屋巷文创街建设,将其打造成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的特色风情街。此外,已经建设完成的惠城区“一场三馆”拟于明年元旦开馆,届时将成为惠城文旅新名片。
旅游消费
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市场复苏
紧邻西湖、颜值颇高的祝屋巷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在水东街等地开启的“夜色惠精彩”惠州文旅体缤纷消费季系列活动,开启最潮的“夜游惠州”之旅;郊游采摘、休闲农庄、美丽乡村等吸引亲子家庭流连忘返……在刚过去不久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惠城区乡村旅游、户外拓展、城区周边乡镇自驾游受到广大游客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双节”期间,区属各A级景区接待游客累计75.481万人次。
“近年来,惠城区旅游产业不断实现新突破。”巫志华说,该区积极推进国家A级景区创建,雅居乐白鹭湖体育旅游小镇已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局还联合媒体重点宣传推介水东街、北门直街、金带街和祝屋巷等历史文化街区,重点挖掘精彩故事,整合推广惠州历史文化资源。
记者了解到,随着客流逐步回升,该区将推出更多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等线路产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不断创新文旅产品与宣传营销形式,拓宽线上推广等营销模式和渠道。开发在线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优质文旅产品,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旅游企业的各种服务,加快文旅体产品线上推销,引导和推动惠城文化旅游市场复苏,让消费热起来、经济活起来,发挥好文旅体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体育发展
打造家门口的“体育健身圈”
近年来,惠城区体育发展掀起新热潮。该区人均体育场所5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70%以上。2019年,该区举办全民健身活动80多场,参与人数6万余人次。
“村(社区)体育设施相对简陋,与一流中心城区标准不相匹配。”巫志华说,按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及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该区将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十五分钟体育圈,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文体协管员,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3名,行政村文化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在马安、水口等地打造国际标准化篮球训练培训基地。
巫志华透露,在解决好市级场馆“为我所用”的基础上,惠城区还计划建设自己的体育馆,解决“两集中问题”(集中住、集中练),打造体育竞技高质量高层次阵地。此外,该区还将打造家门口的“体育健身圈”,以建设东江大健康产业带为引领,推进体育健身器材进小区,为每个小区配备一套健身路径,让老百姓出门就可以锻炼身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特约通讯员陈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