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今年4月1日起,广州市开始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死亡证明的开核,通知要求在家、养老服务机构、非医疗机构内正常死亡者,其死亡调查记录由居委会或村委会先行开具死亡证明,再由社区医疗机构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推断书”)。这项新政的实施,让广州各基层居委会也感觉压力山大。据悉,广州部分区已采取折中办法,便利市民办理死亡证明。
新政
市民在非医疗机构死亡
先到居委办证
根据《通知》,广州市民4月1日起在家、养老服务机构、非医疗机构内正常死亡,需由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填写死亡推断书。社区医疗机构在填写死亡推断书前,死者家属需先持有死者死亡地点所在居委会,开具死亡证明。
记者从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处获得一份广州某区常用的统一格式居委会开具死亡证明,这份证明如填空题般,要求填入死者各种信息。其中一个信息,要求填入死者的死因分类,包括“疾病、意外、自杀、年老、其他原因”等。据悉,广州各区并没有对居委会,要求死亡证明需统一格式,但大致上均要求填写死亡原因。
居委会开出死亡证明后,死者家属可持死亡证明前往社区医院,要求开具死亡推断书。当死亡推断书亦开具后,死者的后事便基本办妥:死者家属可通知殡仪馆将死者遗体运走,并进行火化。
记者发现,尽管各居委会的死亡证明格式不太一样,但很多都有附有一个条款,“遇8小时工作时间外,或节假日,未能及时办理死亡推断书,又急需殡仪馆收敛的,可凭此证,通知殡仪馆先收敛,火化前须按程序补办死亡推断书。”如果居委亦遇节假日不上班,则死者的后事可能会延迟,甚至造成公共事件:此前,广州便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因居委会节假日不上班,一老人在养老院去世后死亡证明书难开具,殡仪馆不肯前来接运。家属无奈,只好就地设灵,烧香哭灵。死者遗体滞留养老院整个周末。院内数十老人见此情境集体出现“抑郁症”。
殡仪馆负责人表示,新规实施后,办丧热线的接线人员几乎天天被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逝者是因慢性病等辞世,遗体放置在家中或养老院没有及时做消毒处理,可能会散播和滋生病菌,对周围人群、环境造成恶性影响。
实情
广州已经拖了近一年半
居委压力山大
国家相关部委《通知》,早在2013年12月31日便已经发布,但广州市直到今年4月1日才正式实施,为何广州比国家层面拖了近1年半?4月28日,一名在广州某居委工作的人员向记者透露,这是广州各基层单位集体抗争的结果。
“我们不具备判定一个人的死亡性质啊。”该工作人员称,居委工作人员不是医生亦不是司法人员,对于非医疗机构内正常死亡的案例,是否存在不正常的细节,居委工作人员难以确定。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因判定失误、最终调查结果和判定内容不符以及家属方提出异议而产生法律责任,“如果最后是非正常死亡的居委却判定为正常死亡,居委就要负法律责任了;如果涉及到家属就死亡原因有争议的,居委又会被卷进争议中。”据悉,在《通知》实施前,广州农村地区便采取村委会给家中死者开具死亡证明的方式。该方式在实施时,曾引起死因争议。
“我们本身就工作繁重,还要被通知去看死人,说实在的工作压力更大。”由于辖区内出现非医疗机构死亡案例的时间不确定性,《通知》的执行同样让居委人员头大,特别是需要在节假日、深夜凌晨等非工作时间,到辖区内居民家中查看死者。说到这里,该工作人员强调他并不是嫌弃服务街坊,只是希望社会能将心比心,换位感受一下这份随时就要面对尸体的工作。
“我们可以加班,社区医院呢?”由于行政管辖权不同,居委会难以协调社区医疗机构和居委会一同“随时迎接死亡”,“居委主管单位是街道,社区医院一般是区卫生局管的,我们没法协调啊。”据悉,广州不少社区医院同样抗拒《通知》,因为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基本是全科医生,不是判定死者死亡原因的法医。“正因为我们曾向市政府反映,这份文件在广州的实施延迟了。”该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基层曾集体向广州市政府反映《通知》难执行,原定随全国同期实施的《通知》,在广州被延迟至今年4月1日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