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信息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广州市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市将打造3个产值超千亿级的信息技术产业,同时,还将基本建成全国数据流通和应用先行区、大数据创业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产业核心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强市”。
电子信息制造业未来五年实现产值4000亿元
当前,广州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已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战略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培育了新型显示板、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一批千亿级产业。
《规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广州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和质量还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分别实现产值4000亿、3600亿元,打造3个产值超千亿级的产业、6个产值超百亿级的产业。
其中,到2020年,新型显示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形成较为完善的新型显示产业链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优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效应更加显著;互联网及软件服务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
基本建成全国数据流通和应用先行区
在发展大数据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广州将基本建成全国数据流通和应用先行区、大数据创业创新示范区、大数据产业核心集聚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强市”。
为此,《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将通过完善政府数据采集机制;建设全市政府数据统一平台和“开放广州”(网站);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能源等政府数据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等措施,构建大数据全流通体系。其中,公布数据开放计划/清单的政府部门达到100%,政府开放数据集达到800个。
同时,在工业、金融、商贸服务、航运物流、能源等重点行业率先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政府也将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商事服务、经济运行监测、安全保障、市场监管、交通管理、能源管理等领域深化大数据应用,提高政府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此外,广州还将通过引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骨干企业,培育大数据关键支撑技术企业群以及提供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中小微企业群等途径,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推动广州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一批互联网+制造业以及总集成总承包、整体解决方案等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已经崛起。腾讯研究院发布《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广州位列全国“互联网+”总指数100强第3名,仅次于北京、深圳。
在此基础上,《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广州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积极创建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实施“互联网+制造”示范试点,建设和推广数字工厂、车间物联网促进车间互联、生产线互联和设备互联,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
同时,在汽车、电子产品、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领域实施智能装备(产品)试点示范项目,着力开发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智能终端产品,推进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其中,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值突破600亿元。
此外,广州还将运用信息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批发市场、商贸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建立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鼓励发展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培育发展一批本地互联网金融企业,鼓励本地互联网金融企业与腾讯、阿里巴巴、网易等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支持广交会、光亚会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园、琶洲会展产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发展壮大,推进“网上专业镇”发展。